小说吧
会员书架
首页 >历史军事 >大唐孽子 > 第447章 充满童年回忆的打谷机

第447章 充满童年回忆的打谷机
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
举报本章错误( 无需登录 )

只见他拿起一把稻禾,同时右脚踩着打谷机的踏板,禾兜里的滚轮立马就旋转了起来。

然后石良快速的将稻禾塞入禾兜之中,在滚轮上木钉的撞击下,一粒粒稻谷立马从稻禾上飞奔而出,落在了禾兜里面。

石良翻滚着手中的稻禾,不过是几个呼吸的时间,上面的稻谷就已经去除的干干净净。

紧接着,他又重新拿起了另外一把稻禾,如此反复。

“五弟,这打谷机果然好用,一点都不费力气。以前用那个打谷斗,一天下来,双臂挥舞的都发酸发胀,第二天都要抬不起来。现在感觉比割稻禾还要轻松非常多呢。”

石良非常兴奋的踩着打谷机,觉得有了它,自己再也不用担心打谷的速度赶不上稻谷成熟的速度了。

“哥,真有那么好吗?”

石文忍不住直起身,看了看打谷机旁的场景。

“这么快的速度,打谷机打完后的稻禾,里面残留的稻谷比打谷斗还要少,这还能不好?要我说,别说是两百文钱,哪怕是五百文钱,这个打谷机也是值得的。有了它,至少可以节约两个壮劳力呢。”

石良脸上荡漾着一股朴实的笑容,那是一种对未来充满信心的笑容。

……

“王爷,这一带就是梧地村的水田,全部种的都是南洋水稻。这里的农户,九成以上都是关中迁移过来的,倒是很快就适应了这里的生活。”

李宽这些天跟武媚娘在那里游山玩水,做着运动。

王玄策就没闲着了,到处确认着襄阳周边水稻的种植情况。

“关中离这里也不算很远,只要这些人带了一个好头,明年应该还会有很多人慕名而来,到时候朝廷把推广的重点继续往南转移一下,就能带动整个汉江沿线的水稻种植发展。”

看到眼前那一片片金黄的稻田,李宽脸上也是露出了笑容。

大唐的粮食问题,虽然还不能说已经解决了。

但是,只要你肯努力,在这么一个国度,普通百姓已经不容易饿死了。

这就已经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了。

“是啊,王爷,还有一个好消息。就在这梧地村附近,观狮山书院格物书院的学员发现了一座磷矿,现在已经试验性的开采了一部分磷矿,粉碎之后准备在今年晚稻的种植地里进行试验呢。”

梧地村作为关中移民聚集的村子,王玄策自然也是重点的了解了一番。

至于观狮山书院的学员,一路以来,只要碰上了,不管是李宽还是王玄策,都是要单独跟他们聊一聊的。

“找到了磷矿?大唐实业安排人来筹建作坊没有?”

李宽听到这个消息,立马提起了兴趣。

王玄策:“那个发现矿藏的学员姚远已经写信回去了,大唐实业应该很快就会安排人过来。”

大唐实业是李宽让许敬宗专门安排人组建的一个作坊,主要以经营实业为主,算是观狮山书院的校办企业。

不过,谁也想不到,这么一家校办企业,未来会成为大唐最大的工业巨无霸。

“襄阳周边是水稻推广的重要地带,这磷肥生产出来之后,能够快速的售卖给农户,也能顺着汉江而下,直接供应给许多地方。当然,这磷肥刚开始毕竟不能卖的贵,要是运输的太远,是会亏本的,所以也要让大唐实业抓紧多探出几个磷矿和钾矿出来。”

李宽比谁都清楚化肥对农作物的产量的影响有多大。

不客气的说,只要化肥使用的到位,大唐的粮食产量在增加个两三成,那是一点都没有问题的。

这么一来,似乎对自己增加一千万人口的任务也有好处?

“好的,回头跟姚远交代一下,到时候让他也转告给大唐实业过来的人。”

王玄策虽然还不是很理解李宽为何这么重视这些特殊的石头,把这些石头粉碎了加到地里面,就能增加粮食产量?

自古以来,就没有听说过这样的事情啊。

“王爷,这磷肥,哪怕是再便宜,总还是要钱的,我估计很多农户刚开始的时候都不愿意购买呢,到时会大唐实业生产出大量的磷肥出来,怕是会卖不出去呢。”

武媚娘对商业的理解,比李宽和王玄策都要强。

再说了,人家现在是楚王府商业领域最主要的负责人,没有几把刷子,李宽哪能放心把这么多产业交给她来管理?

“没关系,到时候每户农户给他们免费赠送五十斤磷肥,让大唐实业的人告诉农户们怎么使用这些磷肥。只要一季作物种植完毕之后,有添加磷肥和没有添加磷肥的差距,一眼就能看出来,到时候农户们的心中,自然是有一把称。”

要说怎么推广商品,李宽的手段还是很多的。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