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说吧
会员书架
首页 >历史军事 >大唐孽子 > 第353章 多花钱是好事吗?

第353章 多花钱是好事吗?
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
举报本章错误( 无需登录 )

“没错。”李宽微笑着看着李世民,“大唐立国已经二十余年,不管是勋贵世家也好,普通百姓也好,积累的财富都比立国初期多了不少,而要让大唐变得更加繁华,就要更多的人愿意消费。”

“消费?”

听到李宽嘴里又冒出来一个新词语,李世民露出了一副求解答的表情。

“消费就是买东西的意思。就拿马车来举例,买马车的人多了,那么马车作坊的规模就要扩大,就要招募更多的人手,就要采办更多的木材和铁料;而更多的木材和铁料,又会刺激木材作坊和炼铁作坊扩大规模;炼铁作坊扩大规模,就需要更多的矿石等材料,需要更多的人手。这一系列的循环,影响下去之后,又会带动马车的销售,起到连锁反应,让大唐的百姓有更多的挣钱机会,让大唐变得更加繁荣昌盛。”

李宽没法跟李世民说太过复杂的经济规律。

因为说了李世民也不一定听得懂。

再说了,李宽也不懂那么深的理论。

李世民虽然是个明君,但是也不是万能的。

特别是李宽说的这种超越时代的经济理论,要接受起来,一时还是有难度。

但是,从李宽的话里面,他也找不到明显的问题点。

听上去似乎很有道理的样子,为何偏偏觉得和以往的理解差距那么大呢。

宣政殿中一时陷入了沉默。

“陛下,所谓骄奢淫逸,如果是浪费公家的银钱,或者是通过贪污受贿等不正手段获得的银钱,那自然会起到一个很坏的作用,需要严厉查处。但是如果大家是花的自家的银钱,朝廷不但不应该禁止,反而可以适当鼓励。哪怕是做不到鼓励,至少也可以先旁观一会。”

看来李世民是不可能立马接受自己的理论,李宽便退了一步。

“行吧,那就先留中不发,看看情况再说!”

李世民长呼了口气,觉得脑子有点晕。

……

长安城四季分明。不知不觉当中,秋老虎已经不知踪影。

一阵秋风吹过,楚王府别院门前大街两旁的银杏树上,黄叶纷纷飘落在地上。

让整座街道都漫步在一片金黄之中,带着秋天独有的一种魅力。

往日相对寂静的楚王府别院门口,今天却是门庭若市。

就在周岁来临之际,李宽的嫡长女李馨宁被李世民册封为永平县主,取永远平安之意。

而今天正是永平县主的周岁,楚王府的众人为了今日已经准备多时。

“试儿”,也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抓周,这个风俗,普遍认为是起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,虽然不算是历史多么悠久,早年也是在江南地区才流行。

但是到了隋唐时期,已经在中原大地流传开来。

李宽对于自己的生辰之类的,一向是抱着无所谓的态度,但是对于李馨宁相关的事情,却是非常重视。

按理来说,很少有哪个勋贵会为了家中女儿大张旗鼓的举办试儿宴。

偏偏李宽就反其道而行之,把小玉米的试儿宴搞得盛况空前,长安城有点地位的勋贵大臣,全部都接到了邀请。

前阵子,李宽刚在大明宫中跟李世民一顿理论,解释了扩大消费的好处。

今天,他算是以实际行动来表明自己的态度了。

那帮御史要弹劾就弹劾,但是我该吃吃、该喝喝的,继续不变。

甚至,我还扩大规模的举办各种宴席。

你咬我啊!

“王爷,你说一会小玉米会抓什么东西呢?”

李馨宁的房中,正摆着一张大桌子,上面放着各种各样的东西。

既有印章、儒、释、道三教的经书和蒙学的各种书籍,也有笔、墨、纸、砚、算盘。

还有金币、账本、首饰、鲜花、胭脂和吃食、玩具之类的,甚至有铲子、剪子、尺子等东西。

满满的放了一桌子。

李宽:“抓哪个都可以,只要她开心就行。”

抓周的仪式是在中午宴席之前,跟楚王府关系密切的人员齐聚一堂,看着小玉米一个人在那里唱独角戏。

“依我看,永平县主活泼机灵,有着王妃娘娘的美貌和王爷的机智,应该会抓胭脂和账本之类的。”

武媚娘跟武郭也站在一旁,准备欣赏小玉米的表现。

“我倒是觉得县主会抓各种书籍,跟王爷一样成为学富五车的女才子。”

绿竹作为程静雯的婢女,一向是看武媚娘不是很顺眼,所以干什么都喜欢和武媚娘反着来。

“也不好说,金币和首饰这些东西,说不定对县主更有吸引力呢。”

晴儿可是见识了当初金币刚刚制作出来的时候,小玉米的那个喜爱劲头。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