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说吧
会员书架
首页 >历史军事 >大宋神探志 > 第一百六十四章 省试还是去看看榜,不然太装逼了!

第一百六十四章 省试还是去看看榜,不然太装逼了!
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
举报本章错误( 无需登录 )

直到这几日,情况又变了。

狄进很清楚,估计是省试那边的内部排名泄露出去了,毕竟明天就是放榜日,瞒不过有心人。

考官锁厅的目的,是确保题目和批卷的公正,但古代想要完全保密是不现实的,权贵们总有法子,弄到省试那些名列前茅的士子名单。

所以狄进嘲弄,这群人看他的前程基本定了,又开始抛来橄榄枝,前倨而后恭,弄得跟商贾似的下作,还不如一直端着。

如此一来,这些名帖的唯一作用,就是让他了解一下,哪些权贵的腰杆比较软。

至于选择,狄进并不准备这么早结婚。

现代人的观念里,古代女子大多都是十三四岁就嫁人,至多也不过十五六岁,但实际上,根据宋代女子墓志铭的统计中,平均结婚年龄就是十九岁。

当然,能有墓志铭的女子,都不是平民百姓,不能代表劳苦大众,但这也能体现出,有一定经济基础的宋人“晚婚”的事实。

古人结婚早,是因为平民阶层朝不保夕,不在十几岁早早结婚生子,或许后面就没机会传宗接代了,究其根本还是一种生活所迫,后世人结婚越来越迟,甚至不婚的数目越来越多,其实是一种生活条件改变的必然,物质丰富了,不需要另一半来共同承担生活的风险,当然就不再那么迫切。

同样的道理,宋朝士大夫普遍也是二十多岁结婚,范仲淹最夸张,二十多岁考中进士,大约到三十五岁才结婚生子,曾巩也是三十多岁,但那是早年家贫,结不起婚。

至于早早结婚的,不是年龄到了,而是要与官宦世族联姻,获得官场上的政治资源,如果能娶一位宰执的女儿,加入到士大夫通过血缘和婚姻联系起来的大网,自然如鱼得水,节节高升。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