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说吧
会员书架
首页 >历史军事 >人在大宋,无法无天 > 第四十八章 官家在泰山封禅

第四十八章 官家在泰山封禅

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
举报本章错误( 无需登录 )

这几天来赵祯他们也就是偶尔去一趟后苑,因为长时间在后面待着,政务积压了不少。

景祐年大宋还算风调雨顺,没有太大波澜,但前两年江淮还出现洪涝灾害,后患不小,去年江淮就没有交税,是赵祯用内帑帮江淮地区交的,到现在当地百姓生活还很艰难。

除此之外各地还有一些内乱,比如今年年初两浙路就有农民因为高昂的盐税和茶税而造反。

宋代盐和茶都不是官府在弄,而是摊派给百姓,由盐民和茶民晒海盐和种茶来维持,官府会控制盐场和茶场。

这些农民就是所谓的“官监盐户”和“官监茶户”。

等盐和茶制好之后,官府会进行统一收购,就是以极低的价格近乎抢劫一样把九成九以上的盐和茶收走。

比如海盐,海盐在盐户那收走的价格大概是两三文钱一斤,而官府售卖的时候敢卖二三十文。

这还是比较便宜的时候,贵的时候能达到50-70文,甚至100-300文的时候也有,这一中间转手居然多了几十上百倍的成本。

茶叶也是一样,差一点的茶几文钱收,好一点的茶十几文,最多不超过三十文,卖的时候就一百到三百文一斤,头金和蜡面茶更是能达到每斤四五百。

所以大部分盐户和茶户都宁愿把好盐和好茶卖给私人商贩,百姓也更愿意买私人商贩的盐和茶。因为私茶和私盐的质量更好,比官盐和官茶还便宜,没有中间商赚差价。

地方官府一看,这怎么行呢?这不是抢我们的钱吗?于是严厉打击这种行为。

他们对盐户和茶户以及没有茶引和非官盐商的私人贩子重拳出击,到处抓人,结果就造成了东南一带常有盐户和茶户造反起义。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