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说吧
会员书架
首页 >历史军事 >李逵的逆袭之路 > 第614章 首功之论

第614章 首功之论
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
举报本章错误( 无需登录 )

按理说,李逵性格和章惇很像,自然不会将他的功劳分润出去,尤其是首功还让出去的道理。

平心而论,能够打下青塘,俘虏阿里骨,缺了任何一个人都可以,唯独不能缺了李逵。

可最后论功行赏的时候,李逵把功劳让出来了,这让游师雄如何能够平静,他哆嗦道:“人杰,你难道不清楚这意味着什么?”

“一份过得去的贴职。”

李逵这话很气人啊,二十岁不到,做官两年,你凭什么看不起起步至少是‘待制’的贴职,怎么说也是从四品的高官啊!

关键是,有了‘待制’的贴职,就算是步入了大宋决策层。

史书上有记录,算是名垂青史。

同时,死后礼部大概率会拟订谥号,大宋对功臣的褒扬,恩泽子孙。

里里外外都是利益,可没想到李逵竟然看不上?

种建中见游师雄有种心痛到马上风的上头,急忙解释道:“游前辈,你是治平元年的进士,德高望重……”

游师雄急忙摆手道:“当不得,只是虚度年华而已。比起两位贤达实在是让人汗颜。老夫仕途虚度三十载,腐朽之年,怎么能与两位争辉?”

“老前辈,听我说!”种建中打断了游师雄的谦让,治平元年的进士厉不厉害?算起来是当今圣上赵煦爷爷登基那年的进士。相比李逵这种官场粉嫩,种建中这样的荫补官来说,资历老,年纪大,唯独就是官运不佳而已。

“老前辈,你为官三十年,都是在秦凤路,对秦凤路有感情。而且相比人杰,你的资历也够,如果这份奏折以你为主,将来朝廷必将委以秦凤路的宣抚使,甚至兵马总管都可能。而人杰年纪太小,官场资历也不够,您总不愿意让我等将士辛辛苦苦打下来的青塘,再从大宋的版图让出去吧?”

“不能够,老夫就是豁出命去,也不能答应。”

游师雄摇头道:“可是这和人杰首功没有冲突,再说人杰资历不足,彞叔你也为官二十年,怎么也说如此丧气话?”

种建中懊恼着叹气:“老前辈有所不知,我是荫补官,而且出身将门,只是拜了横渠先生为师,才选了文官。可毕竟没有进士出身,朝廷不太可能将一路的军政交于我手。”

这是自曝其短,游师雄颇为尴尬道:“愚兄不知,让彞叔为难了。”

“不碍事。”说这话的时候,种建中幽怨的看向了李逵,种建中这辈子被人揭短最多的对头,就是李逵这厮。

“前辈,你就不要推辞了。之所以我和人杰商量之后推你为首功,一来立功多少,相爷、陛下都清楚,不会让人杰委屈,只是时候未到,不能勉强;其次,安焘大学士在朝堂上和李枢密交好,与章相交恶,不仅交恶章相,和苏相,蔡卞、曾布等人都关系不佳。”

“人杰怕到时候报他首功,朝堂上的不合会让秦凤路出现变数。派遣我们几个之外的人坐镇秦凤路,毕竟安大学士早晚要回进的,来人必然是安大学士的对头。爱屋及乌,恐怕到时候好不容易创下的大好局面,会出现重大变故,要是如此局面给毁了,岂不是可惜!”

“这……”

游师雄犹豫了,他听种建中这么一说,确实反应过来,李逵要首功没用。

种建中要首功只能是害他自己。

选来选去,最后这个好运气就落在了他的头上。可论功劳,他是三人之中最小的。至于其他人,根本就没有资格争夺。首功只能在他们三个文官之中分。李逵就不说了,兰州歼灭了青塘至少一半精锐,让阿里骨无精兵可用。青塘破城,也是他指挥之下完成的大功。

即便是种建中,也是兰州破城之后不久就和李逵汇合,围困青塘,种建中的德顺军是第一支赶到青塘的秦凤路当地禁军。

这些都不论,光说朝廷可能发下来的功劳,秦凤路文官之首,军政大权独揽。

要是小便宜,游师雄占了就占了,可是破天的功劳,他脸上抹不开。

“这可能是‘直学士’的殊荣啊!”

种建中抱拳对游师雄道:“还请前辈不要推辞。”

可他心里在滴血啊!

‘直学士’的贴职官衔,恐怕他这辈子都没有指望了。没办法,他也想要,可是实力不允许啊!如果他也是进士出身,就凭李逵任人唯亲的做派,肯定少不了他。

李逵也诚恳道:“如果没有更好的策略,请前辈不要更改三分青塘的策略,在下感激不尽。”

“愚兄厚颜,谢过两位贤达!”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