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说吧
会员书架
首页 >都市言情 >美食从绿皮火车厨神开始 > 第一百零四章 灌汤包子 汴梁炒粉

第一百零四章 灌汤包子 汴梁炒粉
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
举报本章错误( 无需登录 )

已经有操着一口豫省方言的乘客开始向列车员们打听,俺们豫省可是华夏第一人口大省,有多少美食啊?

小周师傅可是让俺们钦佩的良心大厨,可不能厚此薄彼...算算吧,这一路上都吃了多少西北菜了?论也该论到俺们大豫省了吧?

这帮中州老乡的话音还没落下多久,小张甜甜的声音就在广播匣子中响起了:“各位乘客,各位乘客,大家中午就没吃什么东西,应该已经感到饥饿了吧?

我们餐车为大家准备了丰盛的晚餐,除了常备的几样精品菜,今晚将有豫省名吃灌汤包子和焦底炒凉粉套餐供应;每份定价48元,包括一笼包子、一碟炒凉粉和一份鸡蛋青菜粉丝汤。

豫省的老乡们,中不中啊?”

“中!“

“中中!”

“中中中!”

小张的话音刚落,各节车厢内就响起了一片豫省乡音。

真是太中了啊,没想到在旅途也能吃到家乡饭,世上还有比这更幸福的事吗?

中州的地方美食也像它的地理位置一样,取法中正,能够符合大部分华夏人的口味;因此外省人也是非常期待的,有人立刻道:“灌汤包子?

该不会是一品楼的灌汤包吧,名气很大呢,我在川省都听到了。”

“哈哈,这你可就不清楚了,一品楼的灌汤包子名气是大,可那都是以前的事情了;自从一品楼的黄师傅离开后,‘黄家包子店’就变成了俺们豫省人吃灌汤包子的首选。

说来也奇怪着呢,就是猪肉、葱和面粉,馅里放上猪皮冻,可黄家包子就是味道纯正。

俺在中州站上车的时候就知道小周师傅了,网上都夸他厨艺好,就是不知道他做的灌汤包子中不中啊?”

“这位老乡说得没错哦,汴梁的灌汤包子可是天下独一味的,而且这还不是最难的。

最难的其实还是焦底炒凉粉!不是俺们夸口啊,天下的炒凉粉得数俺豫省的第一,豫省的炒凉粉又要数汴梁的第一!

俺知道小周师傅的厨艺高明,可再厉害的厨师也不敢说能做尽天下美食啊?俺看小周师傅的炒凉粉可未必中啊......”

这句话一说,不光是周州的铁粉们暗暗冷笑,就连车上的西北汉子们也是纷纷摇头,‘鹅之前也是这么想的,自从吃过了小周师傅的羊肉泡馍就再也不敢这么想了。

小周师傅的厨艺用三个字就可以概括。

美得很!’

-----------------

周州上次做碾转包子的时候就知道这个平行世界没有‘半发烫面’了,因此他‘发明’的半发烫面才会被张、胡两位老爷子惊为天人。

果然这个世界的华夏美食也是传承有序的,没有半发烫面,自然也就没有了烫面;而在这个世界同样存在的第一楼灌汤包子为了追求皮薄且透,能够裹汁留香,一直采用的是‘蒸面法’。

蒸和烫的原理接近,简直就是隔着一层窗户纸,可在这个世界却始终没有出现烫面法,这就是奇妙之处了;或许牛顿在某个平行世界就是没能坐在苹果树下?又或者虽然坐了,树上的苹果却还青涩,没能落下来砸在他的脑袋上?

佛家说一沙一世界、世界自不同,这些不同往往就体现在这些细微差别上。

周州得到的百年经验也是关于蒸面法,就是先用碱水活面,不揉不醒,放入大蒸锅内急火猛蒸,然后取出放至面温,再由身体强壮的男子用力揉动。这样出来的面颇似烫面,所以才能成就这个世界‘第一楼灌汤包’的盛名。

可要说到控制更为精细入微,更方便掌控,那还得说是烫面法;周州发现百年经验中有关蒸面的火候掌控竟然可以帮助他触类旁通,进一步提升对烫面的掌控能力,因此在思索一番后还是决定用烫面法来做这灌汤包子。

一大盆生面摆在案上,胖子负责添送热水,何武火跟谢广运则在一旁用心观摩,尤其是谢广运,看得目不暇接,越看心中越是百感交集。

什么是天赋?什么叫做天才?什么是厨神后备役?

周神就是!

谢广运确定自己看到了前所未见的白案手法——竟然是用滚烫的热水将高筋生面直接烫发!

这真是太难了,周神因为无法用手接触开水,只能不停切换手中的长木筷和木铲,在向面盆中倒入开水的同时,木筷和木铲就如灵巧的双手般将面粉搓、揉、切、搅、翻、拌......

当最后成形的面团被搬上面案时,就如一座晶莹剔透的玉山!

“谢哥,是不是很惊讶啊?

我第一次见到老大这样处理面粉的时候也被惊呆了呢!

我们厨师学校的特一级白案老师好像也不会这种烫面法的......”

胖子很骄傲,看到了吧,这就是我陈圆圆的老大!

“烫面法......”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