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说吧
会员书架
首页 >玄幻小说 >重生盘古 > 关于道术 转帖

关于道术 转帖

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
举报本章错误( 无需登录 )

道术一词,源出《庄子.天下篇》「见《庄子.天下篇》」,与“方术”、“方技”是一个意思,道教中人也有称为“仙术”的。道教所从事的道术很多,如占卜、符篆、祈禳、禁咒、内丹、外丹、炉火黄白、辟谷、行□、房中、仙药、服气等等。宋马端临《文献通考》曾对道术扼要介绍,说:“盖清静一说也;炼养一说;服食又一说也;符篆又一说也;经典科教又一说也。”他说黄老列庄之书,所讲是清净无为,而略及炼养;赤松子、魏伯阳只言炼养而不言清净;卢生、桃少君、栾大言服食而不言炼养;张道陵、冠谦之言符篆而不言炼养、服食;杜光庭以下只讲经典科教。

现择道术中之要者,作简略介绍(一)占卜、符、祈禳、禁咒诸术:占卜是表达神的意旨的;符篆是天上神的文字,祈禳是道十举行一种仪式,可以对神有所请求的方法,禁咒是神严厉的语言。这些术来自古代的巫祝,是道十的主要教术。道士为人占卜以“决吉凶”;书符篆以“驱鬼辟(避)邪”,为人斋醮祈禳以“祛灾求福”,念咒以“去灾、退鬼、避猛兽”。这些术,在道教属符篆派,主要为正一派所掌握。

(二)外丹、内丹:在战国时期,阴阳五行学说已流行,东汉恒帝时,魏伯阳假借“易卦爻象”作《周易参同契》,以论作丹之法,言坎离水火龙虎铅汞之法象,以配之以阴阳五行昏旦时刻为进退持行之符候。自汉以来,所有内丹、外丹书都是根据这一奥密理论而发挥的。

所谓的外丹,即用铅汞及其他药物配制后,放在炉火中烧炼而成的化合物,成品分点化和服食两种。初步炼成的号做“丹头”,只能作为点化之用,是不能服食的。再进一步,便炼成了“服食”的丹药。即所谓的“仙丹”,道中人相信是可以服食的。《抱朴子.金丹篇》中说:“夫五谷犹能活人,人得之则生,绝之则死,又况于上品之神药,其益人岂不万倍于五谷乎?夫金丹者之为物,烧之愈久,变化愈妙,黄金入火,百炼不消,埋之毕天不朽,服此二药,炼人身体,故能令人出生不死。此盖假求于外物以自坚固”,“服此而不仙,则古来无仙矣”,但金属物质及其他矿物质所含的成份,有些对人有剧毒,不明其法,误食可致死亡。故又提醒人们不可妄为。如《云笈七签》卷六十四《金丹诀》就说:“不悟金丹并诸石药,各有本性,怀大毒在其中。”服食是十分危险的。在我国,历代撰述有关的著作数以千计,虽大多散失,但至今仍然保存的尚有近百部。大多载于《正统道藏》中。正是这种炼丹术,乃现代化学的先驱,近代化学就是从炼丹术发展而来的。

什么是内丹:修炼内丹者,谓人身即丹鼎,以身中之精气为药物,以神为运用,在自己身中烧炼,使精、气、神不散而成“圣胎”,南宗白玉蟾说:“自家精自交媾,身里里夫妻真妙哉”,所谓圣胎,即是内丹。《参同契.养性立命章》形容内丹:“类如鸡子,白黑相符,纵广一寸,以为始初,四肢五脏,筋骨乃俱,弥历十月,脱出其胞,骨弱可卷,肉滑若饴”。道教中人相信内丹成,可以离人体而出,人体可以分身,可以成仙,道教提倡炼养内丹。大既在隋唐以来。在宋、金时期,兴起了以炼养内丹为主的南宗和北宗。其口诀旨圭,不外《参同契》与《悟真篇》。《道藏》中收有论内丹的书一百二、三十种。著名的《人镜药》、《灵宝毕法》、《钟吕传道集》、《大丹直指》等。内丹用语与外丹虽然相同,但含义迥别。内丹书隐密难读,道教中人对炼丹之法,大都师徒相承,解说也不一致。内丹虽与我国古代生理卫生学、医学有一定关系,但若说此可以长生,则只能说是信徒的宗教信仰。修持得法,达到健康长寿,却也是事实。

(三)内观、守静、存思、守一诸术:这些术,皆是依据形神相依,形须神立的教义而来,认为人身肢体脏腑器官都有神,神皆有姓字服色。神存于人身,则形体安康,如神不守形,则生命危险。故欲求长生,则必须存神于体内。这些术,便是存神以固形之术。所谓内观,亦称内视,《云笈七签》卷十七《洞玄灵宝定观经》注中解释:“慧心内照,名曰内观”,即内视己身,澄其心以存其神。所谓守静:即守静使神不外游。《太平经合校》卷一百五十四至一百七十中说:“静身存神,即病不加也,年寿长矣。神明佑之,故天地立身以靖,以守神,兴以道”,。认为守静不止,长生不死。所谓存思:即思神之形象,使外逸之神返回身中。《云笈七签》卷四十三《存思》中说:“修身济物,要在存思,存思不精,漫澜无感”。所谓守一:即使意念专注于身中之某一处,守气守神,静身存神。《太平经圣君秘旨》中说:“夫守一者,可以度世,可以消灾,可以事君,可以不死。”

(四)、服气、行气、胎息等诸术道教内修之术,首重爱气、尊神、重精,《云笈七签》卷五十六《元气论》中曰:“人与物类,皆禀一元之气而生成,生成长养,最重贵者莫过于人之气也。”《太平经合校》一百五十四至一百七十中曰:“精神有气,如鱼有水,气绝神精散,水绝鱼亡。”故保生必须养气,所谓服气,亦称吐纳,食气,即吸收天地间之生气,《服气精义论》中曰:“食谷者知而夭,食气者神而寿”,“夫可久于其道者养生也,常可与久游者,纳气也”。所谓行气,亦称炼气,即以我之心,使我之气,适我之体,攻我之疾。《抱朴子.至理篇》曰:“服药虽是长生之本,若能兼行气者,其益甚速”。所谓胎息,指能不以口鼻嘘吸,如在胞胎之中,服自身内气。《胎息精微论》中曰:“身不衰老,内食太和元气为首。

(五)、导引:导引是我国古代相传的一种健身的方法,他是行气、按摩、漱咽、肢体运动相配合的一种健身术,道教谈导引的经书中认为,导引可以调营卫,可以消谷水,可以去风邪,可以长血气,可以却未生之众病,可以治已结之笃疾。比如人的经络如水渠,而气是风,必须用风去疏通渠道,使其通畅而不堵塞,又说停水则秽臭,委木则虫马不行则脚直,车不驾则自朽,所以人体必须如流水、户枢。经常运动。道教素重养生之道,所以很注重导引。修道者大多做这种功夫。意图益寿而达到长生。导引秘经中列导引法千有余条。而且各宗派还自有秘法,总之法势很多,一般地说,有太清导引养生法,彭祖导引法、王子乔导引法、华佗导引法等等。导引可以疗病健身,这是不必怀疑的,道书中保存有大量的这方面的资料,值得我们去探讨和研究。道教修炼者多长寿,大多得益于这种方技。

(六)、辟谷道教认为人体中有三虫(又名三尸、三彭):一者上虫居脑宫,二者中虫居明堂,三者下虫居腹胃「见《太清中黄帝篇》」。是欲望产生的根源,是毒害人体的邪魔。它们在人体中是靠谷气而生,如果人不食五谷,断其谷气,三虫在人体中就不能生存了,”三虫即亡,永无思虑「见《太清中黄帝篇》」,人体内部也便没有毒害身体的邪魔,人就可以长生不死。这种说法当然只是古代人的一种臆想。辟谷只是说不食五谷肉类,主主张内养形神,行服气,咽元和之术与服食药物。

(七)、黄赤之道:即房中术,来源于古代巫觋。《汉书。艺文志》中房中家著录百八十卷。晋葛洪在《抱朴子》亦论述和倡导此术。《随书经籍志》载房中十三部三十八卷。南宋郑樵《通志.文艺略》载房中九部十八卷,宋以后,论及房中的书便频于绝迹了。房中家依托黄帝、玄女.龚子、容成公、三张施行此术,所谓“黄老赤篆,以修长生”。陶洪景《真诰》称为黄赤之道。房中术本是讲房中禁忌及却病之术,《汉书.艺文志》中说:“乐而有节,则和平寿考,及迷者费顾,以生宗而损性命”。道教重养生之道,也主张广嗣,所以道教倡导此术。认为可以爱精气,求得“还精补脑”,至于后来误解为猥亵之术,乃妖妄欺诳。北魏寇谦之曾反对“男女合气之术”,他说:“大道清虚,岂有斯事!”晋葛洪也说:“单行房中不能致神仙,也不能去祸致福。后世道教信徒中,也没有房中术的流派,道教全真派系出家道士,主张禁欲,更是反对此术。

道教,源于战国时期,楚国苦县人李耳(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老子)是当今道教公认的创始人。相传李耳活了160多岁(也有传说其寿元二百有余),而后成仙,从宋代开始被尊为“太上老君”,其所著《道德经》被公认为道教的思想之源。

在数千年的历史演变中,道教对中华文化的影响可谓深远,虽说佛教在后来几乎主宰了中国的宗教发展,但道教却始终在民间占有着不可撼动的位置。大多民间驱邪、镇鬼的仪式或方式方法,大多是从道教理论演化而来的,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,佛教的角色,大多是以祈福、祭祀为主,而那些奋斗在驱魔镇邪第一线的,却大多是道教的传人。

中国历来是一个新鲜事频出的国度。在西方,好像能够降临在实世的反面形象仅有“吸血鬼”这种不疼不痒的角色,而在中国却不然,各种各样的仙鬼传说举不胜举,四仙(即狐仙、蛇仙、黄大仙也就是黄鼠狼、刺猬四大仙)、厉鬼等等超自然事物均被老百姓视为不祥之例。

有需求就有满足。在这种复杂的民间文化中。道教的宗教体系不断扩大,根据老百姓的诸多需求,逐渐分支出了“宿土、麻衣、众阁、全真、茅山”五大分支,其中宿土主修工程修缮、建都立基,后世的一些风水学理论大多起源于宿土,而麻衣则主修预测、占卜,大家比较熟悉的麻衣神像实际上就是麻衣理论的沿袭。众阁与全真主修武学与修身,其中众阁讲求的是得道成仙、长生不老,全真则主张激发人体本源的潜质,现在看来的一些所谓隔空取物的特异功能,在当初全真而言,至多算是修得小成,根据《汉书道德传》记载,早在汉初,道教便分离出了众阁与全真的雏形,年过三百却看似三十、移形幻影、飞檐走壁、点石成金之能有如蝼蚁之聚,后世的武当,便是道教全真的分支。

然而,在历史演变与人们意识概念的不断变化中,真正意义上的宿土、麻衣、众阁早已不复存在,取而代之的则是更具经济利益的看风水、算命等个别理论的兴盛。在中国民间,这些道教分支中唯一还有正宗传人的,除全真外,便仅属茅山了。

茅山道术,又称茅山术,是道教中攻击性最强、也是最难修的一门分支,这门道术讲求以“驱”为主,以“降”为佐,其原理大概是激发人体本能的潜质,或者借助某些符咒的特有力量,驱散或者说赶跑某些在老百姓看来不吉利的东西,民间有一种误区,即所谓的“灭”,许多人认为所谓的鬼怪是可以彻底“消灭”的,其实不然,在茅山道术中,神鬼概无灭之理,最多是将其驱赶、封禁或是“降伏”(所谓降伏便是鬼怪自知不是对手,主动弃暗投明),在民间,许多驱鬼伏魔的巫婆神汉,其方法本源都与茅山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。

茅山道术的众多传人并不是道士,这就跟源于麻衣的算命先生大多不是道士的道理一样。正宗的茅山术博大精深,真正的茅山传人,不但要精通茅山术的自家知识,对其他类似于麻衣、宿土等分支学说的理论都要有所了解,众阁、全真的武学基础更要修学一二,许多驱鬼降魔的巫婆神汉,仅仅懂得皮毛,便可呼风唤雨于一方,可想而知,如若真正修得到茅山术的真髓,将是什么样子。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