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说吧
会员书架
首页 >历史军事 >大唐皇长孙 > 第129章 葡萄酒背后的考量

第129章 葡萄酒背后的考量
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
举报本章错误( 无需登录 )

大家都在消化这个大消息。

不管是什么世家大族还是勋贵百官,都是希望自己的子孙后代能够入朝为官。

以前的时候,想要当官,方法还是比较多的。

但是按照李承宗现在这个做法,基本上就把路子都给堵死了。

就剩下科举这个独木桥。

并且他还千方百计的在想办法杜绝科举作弊。

这么一来, 就给了许多普通士子中举的机会了。

那是不是意味着世家大族的人才优势, 将会没有办法体现呢?

很多人立马就感受到了这个科举改革的厉害。

“陛下,微臣弹劾的是国税总局买官卖官的行为,并不是所反对举荐制,世子殿下如今的科举改革,微臣觉得可以从长计议。”

想明白了利害关系,高士廉怕的要死。

这要是科举改革真的实行了,那么很多想要靠着关系混到官场的世家子弟,就没有机会了。

这可是断人前途的大事情啊。

他胆子再肥,也不想沾上这样的事情。

所以趁着这个事情还没有定下来,他赶紧跳出来澄清。

“国税总局的人员招募问题,已经充分的说明了扩大科举的必要性。

如果朝廷有大量的明算科的进士可以提供给国税总局,那么这一次就不会惹出来那么大的风波了。

从这个角度出发,科举改革是势在必行的。”

李承宗可不会管高士廉的澄清。

这个时候,他是一定要把科举改革的事情给搞定的。

别看科举制度到了清朝末期就已经取消了。

但是实际上后世的铁饭碗考试,本质上也是科举制度的一种改革,或者说是升级版的科举制度。

这不过这种制度变得更加合理,范围更加的广。

不过饭要一口一口的吃。

一下子就做了三大改革,对于这个时候的大唐来说,已经是非常震撼了。

如果李承宗说胥吏的招募也要通过科举来进行,那么就会影响科举的效率和吸引力,最终可能会取得反效果。

所以不管是什么事情,都是要因地制宜,结合大唐的实际情况来处理。

“陛下,世子的话固然是有一些道理的,但是涉及到科举的改革,牵一发而动全身,微臣觉得确实有必要慎重考虑。”

民部尚书郑善果算是荥阳郑氏的代表,也算是世家大族的代表之一。

很显然,科举改革可能对大唐有好处,但是对于各个世家大族来说,应该是没有好处的。

从今往后,世家大族的子弟进入到官场虽然还是有固有的优势,但是想要保持现在这样的差距,就变得很难了。

并且按照刚刚提出来的改革,五个科目的科举制度,基本上是平分秋色的意思。

这么一来,无形之中就大大提高了明算科、明法科、明医科和明农科这些原本不受重视的科目。

这个影响是非常巨大的。

“陛下,微臣也认为这个改革太过草率了,需要慎重考虑。”

孔颖达这个时候也反应过来了。

李承宗这是又要搞事啊。

按照这么折腾,以后儒学对科举的影响,基本上就是一个科目的影响了。

这怎么能够接受?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