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说吧
会员书架
首页 >女频小说 >官居一品 > 第八四七章 来客(上)

第八四七章 来客(上)

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
举报本章错误( 无需登录 )

官居一品第八四七章 来客(上)

诺颜达拉的表现你也看到了,虽然他窝囊了点,但也代表着草原人的心态。他们是一个信奉实力的民族,要想让他们安心听你的安排,就得先把他们打服了。暖厅中,沈默将自己的平蒙之策,向王崇古和盘托出道:但光靠武力是不行的,不改变草原人的生活方式,他们还是难以控制,不改变他们的贫穷面貌,他们还是会铤而走险,沦为强盗,所以我准备另外两样礼物送给他们。

大人对问题抓得很准,只是不知是哪两样法宝呢王崇古好奇问道。

其中之一,就是商人们赞助复套的目地所在。沈默笑笑道。

您是说羊毛王崇古眼前一亮。

不错,正是羊毛。沈默抚摸着手边一块小羊毛座毯道:这可是个好东西,用来纺线织出呢绒,有着广阔的海内外市场。前些年,南方不少乡绅地主看到这一点,尝试着圈地养羊,但鱼米之乡也不是什么都能养,羊在南方水土不服,毛的质量和产量都很差,遂作罢。说着淡淡笑道:当初我让人给他带话说,难道你们不知道南橘北枳的故事吗同样道理,绵羊也不适合在南方养,我国地大物博,难道找不到合适养羊的地方

后来他们一打听,哦,原来西北的草原,无论是在水土上,还是在气候上都十分适合绵羊的繁衍。况且这里寒冷的气候也能提高绵羊的剪毛量。沈默天高云淡的笑着道:这时候,晋商们打不进丝织棉纺业,也开始打毛纺业的主意了,于是双方一拍即合,决定北方出钱出人,南方出技术,双方合作开发河套,所以才会怂恿开战,上杆子借钱给朝廷打仗。他说得简单,其实想想就知道,这背后还不知有多少报纸上的宣传轰炸,谈判代表的反复说合呢。

但无论如何,商人出钱朝廷出兵,已经是既成事实了,谁也不能反悔,只能一条道走到黑了。

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

说起养羊来,自然没有比蒙古人更好的牧民,所以在控制河套之后,沈默大刀金马的坐在炕几边上道:将由晋商负责,说动蒙古各部落大面积放养绵羊,春天向他们提供粮食工具以及必要的生活物资。等到夏天,再以合理价格收购羊毛,这样,一来解决了毛纺业的原料问题,二来,可以给蒙古人解决生计问题,使他们可以专心放牧,不再靠劫掠为生。三来嘛,使蒙古人在经济上依存于大明,其实比任何关系都靠谱,而且双方各取所需,都有利可图,合作才能长久。

这样甚至可以改变他们的生存方式,王崇古眼前发亮道:使他们成为大明经济的一部分到时候就算蒙古王公想闹事,都不见得有多少牧民肯跟上。

谁说不是呢。沈默颔首笑道:而且毛纺织业所需的劳动力,远超于农业生产,可以很好的帮你王总督,解决困扰甘陕已久的流民问题。

看来这事儿,属下还得大力支持呢。王崇古高兴莫名道。

所谓流民,就是由于土地兼并而失去产业,背井离乡的破产农民。这些人生存状态恶劣,四处游荡,对封建统治秩序的侵蚀和破坏难以想象。总体来说,中国的农民相当勤劳,但胆小怕事,忍耐力极强,如果不是到了山穷水尽走投无路的地步,他们是断然不会铤而走险的。所以大批流民的普遍出现,往往意味着这个王朝已经病入膏肓,丧钟长鸣了。

元末流民出身的朱元璋,对此有最深刻的认识,所以他建立本朝后,曾三令五申曰:耕者验其丁力,计亩给之。使贫者有所资,富者不得兼并。若兼并之徒多占田以为己业,而转令贫民佃种者,严惩不贷并且限令王公大臣们其山场水陆田地,亦照原拨赐例为主,不许过分占为己业。甚至还做铁榜九条申诫公侯,严禁功臣和公侯之家倚势强占官民田产。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